温商网讯(通讯员 张应 张徐怡)“张警官,你的快递签收一下!”近日,瓯海泽雅派出所民警张应收到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个巨大包裹,打开一看竟是一枚无比鲜艳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,字里行间透着对泽雅派出所户籍窗口和民警张应的满满感激之情。
8月下旬,泽雅派出所户籍窗口接到来自宁夏的电话:“您好,是泽雅派出所吗,我发现有两个‘我’,一个在宁夏,一个在泽雅,我该怎么办啊?”民警张应初听有些糊涂,后经耐心沟通得知,53岁的周先生在办理护照时被告知其有双重户口,办不了护照,临近退休的手续也不能按时办结。
民警了解到,34年前,刚满18岁的“林先生”随亲戚前往宁夏谋生创业,凭借自身的勤劳和努力,在宁夏有了事业和家庭,并在宁夏当地申登了周姓的户口。从此,周先生一家便在宁夏生活至今,而他却忘了在老家泽雅的林姓户口也依旧保留至今。34年前信息互通不像现在如此方便,户口登记也不像现今这般严谨。可周先生此次的难题,时空跨度大,涉及人员较多,历史资料不全等因素都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。
民警张应接受周先生的疑难业务后,和社区民警一起翻阅档案底册,走访知情群众,积极发函至宁夏当地的公安窗口对接相关工作,帮助协查,并在微信上主动联系周先生补齐相关资料,尽一切可能让周先生少跑腿。
34年的时间跨度,2320公里的空间距离,涉及10余人的调查,20余份历史材料的收集,70余页的调查报告,数张快递存根……历时55天的调查后,厚厚一堆材料终于让周先生的心事落定。周先生在寄来的感谢信中感慨道:“由衷感谢泽雅派出所和张警官,自己真是幸运,都不用跑回老家就能解决这么烦心的问题,真心是在替我们老百姓着想!”
扫描二维码订阅 温州商报官方微信
扫描二维码订阅温商手机客户端